四、重点工程
(一)危险源点监控工程。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连政发[2007]1号),在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集中开展危险源点普查工作。各企事业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建立危险源点数据库,绘制危险源点分布图,建立健全危险源点管理制度,落实危险源点监控措施,确保危险源点普查率、监控率达100%。同时,各县区应加大资金投入,于2007年年底前建成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2008年实现市、县(区)、企业监控联网。
(二)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立和完善市、县(区)多个节点的信息发布网络;建立全市安全生产各类专用数据库;建立企业基本信息、重大危险源状况、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监管执法等信息数据库或系统;逐步与市应急、公安、消防、建设、交通、质监、海事等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实现网上资源的共享,及时准确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力争做到“信息全面、动态准确、监控有力”,形成安全生产事故防范预警机制。
(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程。设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主要承担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在全社会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全民安全素质等任务。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程以该中心为核心和纽带,在全市构建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为主体,集宣传、教育、新闻出版、科技、文化、咨询等部门和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网络。
(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工程。以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基础,以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重点,以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解决企业本质安全问题;严把市场准入,解决事故发生的源头问题;整改安全隐患,解决事故发生的苗头问题;提升控制能力,解决事故的预防救援问题,促进全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标准化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本质安全度进一步增强,一般事故压降到最低程度,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逐步建立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五)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依据我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加快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研究,编制实施我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建设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应急救援设备装备,建立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充分利用我
五、保障措施
(一)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和强化安全生产规划和实施体系,把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和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及投资计划,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层层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严格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对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及严重超过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有关地区、单位以及主要领导,年终经济社会目标综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安全生产指导、管理、监督的作用。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应将安全生产纳入本行业发展规划,指导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出资人的监管责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引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建立并完善企业、出资人、中介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安全生产问责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工会组织、社团组织以及社区基层组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三)强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严格执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发挥政府各有关部门、公检法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依法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四) 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与监督管理。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加强道路、水上等交通安全监管,坚持开展专项整治。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工艺、设备,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五)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各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完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市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作为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各县(区)也要加大对公益和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和重点安全科技项目的投入,加快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必须加大事故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投入,努力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
(六)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来自:www.fd
《连云港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