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地产资料就上地产社区!
当前位置:地产社区地产学堂物业管理物管论文物管观点中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浏览:6334次 /  时间: 01-04 21:40:12  来源:http://www.dichanshequ.com  物管观点

中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提要:从体制上考察我国两万余家物业管理企业,80%以上的是国有体制;如果我们再从中国物业管理企业产生的来源来分析

更多精品: 人事

  中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提供的是一种特殊服务。这种服务不但可以使业主和用户在商品房的消费中,享受到的便利和效用;同时也可以实现房产的保值和增值。本文分析了中国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中国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提供的是一种特殊服务。这种服务不但可以使业主和用户在商品房的消费中,享受到的便利和效用;同时也可以实现房产的保值和增值。作为推动市场商品化改革进程的重要措施,物业管理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不活跃、房屋管理滞后的瓶颈问题。

  1体制问题

  从体制上考察我国两万余家物业管理企业,80%以上的是国有体制;如果我们再从中国物业管理企业产生的来源来分析,全国有70%以上属于房地产开发商自办的企业,20%属于房管所或后勤单位改制,只有10%属于产权自主型的物业管理企业。

  2法律法规滞后,体系不完善。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立法明显滞后:20年的时间,没有国家级行业法规可以遵循。在退而求其次的情况下,国内第一部地方性物业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时间是1994年,而深圳成立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时间是1981年,中间有13年是法规空白期。

  3政府职能的问题

  (1)政企没有完全分开,企业无法独立运作。

  (2)政府职能错位或越位,政府仍习惯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直接干预。

  (3)管理层、管理部门过多,中国物业管理手续繁杂,往往一个小区的物业企业要应付20多个部门的检查管理。

  4市场化程度不高。

  (1)中国物业管理项目的获取大多是暗箱操作,市场竞争机制还未真正形成。

  (2)市场化程度不高还表现在物业管理的价格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

  5、物管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综合优势。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群体优势,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等问题。

  6、物管企业经营的风险问题

  7、中国物业管理从业者的素质问题。物业管理行业从业者素质偏低,管理服务不到位。

  原因:

  1政府方面

  (1)由于以前中国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业的一个售后服务部门,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及物业管理涉及部门过多,因而导致物业管理法规制定不及时不完善。

  (2)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以及出于本部门自身利益考虑,政企没能真正分开,而且政府对企业干预过多,缺少服务意识。

  (3)对物业管理的宏观管理目标不明确,是进行分业经营还是分业与联合经营共存,是强(4)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导致物业管理过分依赖于开发商,难以真正独立出来。

  2企业方面

  (1)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不明,权责不清,不能独立经营运作。

  (2)发展方向不明确,限于现实情况,只能以副补主和靠开发商补贴,导致物业管理服务质量难以提高,形成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对整个行业造成伤害。

  (3)由于法规不完善,经营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物业管理收益与风险极不对称,一件官司往往就会毁掉一个企业。

  (4)由于中国物业管理在国内尚属新兴行业,缺少完善规范的教育培训体系,许多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导致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

  3社会方面

  (1)由于大多数消费者刚从计划经济的福利中走出来,缺乏对物业管理的消费意识,还在怀念过去的“免费午餐”。

  (2)业主法制意识淡薄,加之法规不完善,业主只一味强调权利而忽视相应的义务。

  (3)社会关注程度不够,许多媒体只是关注所谓的新闻卖点,一有纠纷就纷纷对物业公司

  (4)行业协会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策:

  (一)政府方面

  1、物业管理重在立法

  (1)从物业管理业务来看:

  一是建立房屋及维修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是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

  三是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四是建立


更多精品: 人事

标签:中国  物业管理  物管观点物业管理 - 物管论文 - 物管观点

联系本站| 免责声明| 地产学堂| 建筑工程 | 房地产下载| 标准下载|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