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评价内容
2.0.1 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影响评价报告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及其占用水域概况、影响分析及评价、防治补救措施三方面内容。
2.0.2 建设项目及其占用水域概况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占用水域基本概况。
2.0.3 影响分析及评价
1、对防洪排涝造成的影响分析。
2、对水资源利用造成的影响分析。
3、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
4、对水利工程和水文测报设施等造成的影响分析。
5、对水域其它功能造成的影响分析。
6、综合影响评价。
2.0.4 防治补救措施
1、综合防治措施。
2、替代水域工程或功能补救措施。
3.建设项目及水域基本情况
3.1 建设项目概况
3.1.1 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可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1.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涉水
4.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占补平衡评价
4.1 计算水位
4.1.1 计算分析建设项目占用水域面积和容积,首先应根据水域不同功能,确定相应的计算水位。并根据不同的计算水位,计算建设项目及其附属设施占用的水域面积和水体容积。
4.2 占用水域面积计算
4.2.1 占用水域面积是指计算水位对应的建设项目实施前后的水域面积差。
4.3 占用水域容积计算
4.3.1 占用水域容积是指计算水位对应的建设项目实施前后的水域水体容积差。
4.3.2 占用容积计算的上界面为占用水域计算水位之相应的面积,下界面为水
5.防洪排涝影响分析
5.1 一般要求
5.1.1建设项目防洪影响的计算条件,一般通过水文分析方法获得。对于已有的水文资料应进行设计验证和复核;对于无资料地区,应进行必要的水文分析计算。
5.1.2 对占用河道行洪断面,影响洪水下泄的阻水建筑物(包括施工期临时阻水建筑物),应进行水位影响分析计算。
5.1.3 对水域的冲淤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5.1.4 当建设项目建在排涝河道管理范围内或附近有重要排涝设施,且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现有排涝设施附近内、外水位较大变化时,应进行排涝影响分析计算。
5.1.5 对水域的蓄洪能力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应进行蓄洪和滞涝能力影响分析。
5.2 水文分析
5.2.1 水文分析计算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资料的审查与分析;资料的插补和延长;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有关参数的选取及其依据;根据评价需要提供相应的水位、流量及径流成果;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5.2.2 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水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
5.3 水位影响分析
5.3.1 当采用经验公式进行壅水计算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采用的经验公式及其适用性分析;有关参数的选用及其依据;选用的计算水文条件;计算方案及其条件;壅水高度及长度的计算结果。
5.3.2 当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工程壅水影响计算分析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模型的基本原理;计算范围及计算边界条件;模型的率定;计算水文条件;工程概化;工程计算方案;计算结果统计分析。
5.4 冲刷与淤积分析
5.4.1经验公式计算
当采用经验公式进行冲刷计算时,应包括下列内容:计算公式的选用及其适用性分析;水文条件;有关参数的选取值及其依据;冲刷计算结果。
&nb
《浙江省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