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国家建设部于1992年即在全国开展了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全国许多城市政府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这是因为“园林城市”:是与城市整体形象目标设计最易于契合的提法;是中国城市建设文化遗产瑰宝;是通向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重要途经;是人类回归自然的阶梯。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合肥、 杭州、南京、南宁、大连等20个城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建设部于2000年制订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重新修订出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为了创建“园林城市”,必须注意和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文化含量建设。各城市在创建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历史、地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确立各自的文化定位,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目前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他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都特别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传统又求新意,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造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北京是首批园林城市,北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着力保护古都风貌,用绿化来体现古都的庄重和历史文化风范。传统风韵与时代气息并重,古典与现代融合,实现了古都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巧妙结合。
要创建“园林城市”,还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充分挖掘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潜力,“崇尚自然、回到大自然中去”;同时,也要吸取世界各国风景园林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益经验,做到“洋为中用”,结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吸收国外经验,保留和发展本市特点,绿化、美化、净化城市;随着扩散型城市化的进程,不断降低人口和建筑物密度,加速信息网和航空网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的紧张程度,提高城市用地、布局的弹性。
3.城乡建设的不断融合和城-镇-村建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制定综合的城市发展政策。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不论从空间上还是在产业上都是连
4.城市规划中多学科、新技术的应用
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搞好城市规划,仅仅具有一般规划设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其他城市科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如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地质科学、生物科学等)、工程技术(如建筑学、系统工程学、土木工程学等)以及美学、文化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配合和融合。
新世纪伊始,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新学科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为此城市规划也应充分运用高科技、数字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科技成果,追随时代潮流,开拓创新,使城市规划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近年来,新科技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渗透出了一个新鲜的概念,即“数字城市”。
“ 数字城市”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 狭义的“数字城市”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 [ 3S技术是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统称。因这三个概念的相应英文中都分别含一个S而得名] 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目前,城市规划多学科、新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3S技术、CAD(Computer-Aided Design,即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辅助设计规划全过程。
3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城市系统中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映射到信息空间,建立城市现实地理环境的空间信息模型,构造一个与现实城市相对应的虚拟“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提供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土地使用的日常管理服务,最基本的是把批准的用地与建筑许可资料记录到图形、属性数据库里,并以数字化的地形图为背景,可随时查询、统计,给用地管理、规划部门最核心的工作带来便利。
CAD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一是规划信息的存储和查询系统,例如土质数据库系统、地域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政策信息系统等,这一类系统多采用数据库系统的形式;一是规划的辅助表现集成系统,例如景观表现系统,交通规划系统等。目前,景观表现系统主要是二维的图片,如果能够让用户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则景观的规划将更加科学合理、全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虚拟现实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城市规划编制导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