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中外个案 介绍最新技术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历史的脚步跨进了21世纪,大多数人都开始注意到,就“住”而言,衡量居住质量的“秤星”,已不再仅仅是外观的雍容华贵程度,注重舒适度和节能系统的完善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现下房屋居住的舒适度,绝大多数与能源消耗量成正比,尤其是别墅,建筑能耗占三成的现实——又怎一个“忧”字了得?五合国际集团副总、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卢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目前国内别墅品质的落后与缺失,五合国际提出了别墅升级的三大利器。
利器一:提高舒适度
“我曾经在德国工作好几年,参与过德意志银行行长和德国零售业富豪的别墅设计。”卢求介绍,在他曾经参与的众多顶级别墅项目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别墅主要追求舒适、注重精致和内敛,其高舒适度包含了舒适和节能,且均由系统的高科技来完成。
“上海没有微能耗项目”
卢求认为,上海的别墅都卖得很贵,但实际上,真正可以称得上好房子的基本没有。开发商想要提升产品的品质,增加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应该从细节上去下功夫,在科技含量上做功课。
要提高舒适度,在能耗要求上有三种标准:一是低能耗标准,二是微能耗标准,三是零能耗标准。其中,低能耗标准是刚好达到国家标准的一个层次,技术支持较少,一般我国要求达标的建筑都至少是低能耗标准。现下领头羊是南京的“南京锋尚”,是一个高科技、零能耗、低密度的项目,武汉也有一个微能耗的项目。“目前,上海还没有此类楼盘,就算公司之前参与设计过的紫园,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的节能项目。”卢求介绍。
高科技才能支撑舒适度
在提高舒适度方面,最基本的要数住宅温度的控制。要做到住宅内部恒温恒湿、四季如春,其实是有一套客观的可以衡量的指标体系来达到的,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空气流速、物体界面温度、热功指标、健康新风和隔绝噪声等等。在国际上,有专门评价这一系列指标的体系,也有专业的技术可以达到这些指标。“但是我要再三强调的是,舒适度的控制指标是多方面的,需要各种细节上的配合,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温度可以说明的。这就需要技术体系的支持。”卢求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想让室内温度控制在20-26摄氏度,控制这样一个四季如春的室内温度至少需要达到几十个指标,这还不包括机房、管道的指标要求。若是要说整体的指标要求,那就更多了。
过去国家曾经有规定:长江以南不需要采暖。其实,上海的冬天十分阴冷,三九四九,透甲冰心,连哈尔滨的来客都会惊叹“申城不胜寒”。随处可见的住宅楼的外墙上,满天繁星般的空调室外机,就是上海人要求“冬暖夏凉”舒适度的体现。一般住户尚且如此,针对高层次需求的别墅住户,开发商又怎能忽略“高科技支撑的舒适度”这一关键要素?
利器二:系统化节能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全球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了10倍。在未来的30年中,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会逐渐凸现,能源成本还将不断地上升。“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对节能建筑的需求是一个全球性的必然趋势。自然,别墅的开发也必须达到高舒适度的节能。”卢求说。
节能别墅大多是炒作
节能,不能以牺牲舒适度为代价。卢求对记者说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窑洞是一个低能耗甚至零能耗的居住场所,冬暖夏凉,但21世纪的今天,谁又愿意住在这样一个毫无舒适度的地方呢?”以此为鉴,顶级住宅的舒适度应该比普通豪宅的要高,普通豪宅的舒适度又应该比普通住宅的要高,唯其如此,价值才能有所体现。一味追求外观的华丽堂皇,恰如“买椟还珠”,岂不冤枉?
卢求说,很多开发商都不停地炒作概念,说自己的别墅是节能建筑。当然,他们是采用了一些节能技术,但其实多数都是采用单一的技术,并不是完整的一套节能技术体系。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造价,但在为购房者提供舒适度上面,并没有多大的帮助。目前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节能建筑的展示,有科研的示范楼出现。说实话,这些科研的示范楼很大程度上是用来展示技术本身的,而不是用来提高舒适度的。
节能建筑,并不是后续添加一些节能器材,或者在外墙面上涂上环保漆就能自称节能的。应该在建造该项目之前,就有一个舒适度的技术体系来支撑,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建筑过程中。通过达到细节上舒适度的指标,实现节能。“目前,我们和德国超日等国际知名的公司长期合作,运用经过长期研究开发的软件,对一个项目的设计进行计算。我们的要求是,保障这个项目中的产品在保持高舒适度的基础上,实现生态节能。”卢求如是说。他还表示,这样的技
节能技术三种模式
“在节能技术上,我还要提一下节能的成本问题。”卢求表示,建筑节能也要控制成本,不能一味地堆积材料来达到节能的要求,这样不但增加了许多投入,也降低了住宅的舒适度。在五合国际的探索中发现,建筑节能的技术可以分成三种模式:低度模式、中度模式和高度模式。其中,低度模式就与之前的低能耗标准雷同,主要是外墙外保温,可达到国家节能规范的标准。一般的公寓若采用这种技术,每平方米增加100元的成本。高度模式便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技术。需要达到一系列的指标,如辐射式置换新风等先进的技术体系。此模式已是远远超过国家节能规范的标准,达到了欧洲节能规范标准,可以真正做到“恒温恒湿”四季如春。高层若采用此模式来达到节能作用,每平方米需要增加800元成本。别墅由于体型较大,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若要采用此种模式,每平方米需要增加1500元成本(见下表)。
市场主导“分等”设计
当前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对健康的要求有所不同。住宅内的空气是否新鲜?夏季冬季制冷采暖的设备提供的空气是否健康?普通人也许并不会在乎,但富人对这方面的要求则相当高。他们宁愿花更多的钱在维持环境舒适和保护健康上,因为生病对他们来说损失更大。在这一方面,别墅开发商大可以深入为这部分目标消费者着想,设计提供这样一个符合要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达到了高额销售的目的。
利器三:力求精致“长寿”
“别墅的细节要体现质量,体现人性化的程度”。卢求举例说:国外对建筑的设计有这样的规定,每个建筑必须拥有一部电梯,别墅也应该有电梯,以便于照顾行动不便和一些类似心脏病等易紧急发作的人群,真正做到建筑的人性化。”我们参考国外豪宅的资料,对豪宅产品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根据中国市场的的实际情况,以及消费者对舒适度的要求,订出了中国豪宅10个方面300余条标准。”卢求告诉记者,这300余条标准都是客观的可衡量的标准,细节人性化的标准。这,才是真正的精致体现。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
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曾经提出,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都只有30年,30年后,就需要重建。而欧洲建筑的平均寿命则长达120年。在欧洲建筑重建的时候,中国的建筑已经被重建了4次。建筑寿命过短,不断地拆掉重建,对能源和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并且加重了污染。由此可见,提高建筑寿命,可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降低人民生活成本,都是非常有利的一件大好事。
盼新规保证建筑寿命
因此建筑中,最需要重视的就是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卢求提出,在建筑设计上,不仅要在功能上和技术产品上要满足需求,同时也应该在设计上有一个具体的高标准来保证建筑的寿命。需要重视改进的,还有相对滞后的有关法规。例如,按国家的现行规定,建筑表面防水年限的标准是10年,也就是说,10年以后,我们住的房子屋顶很有可能会开始漏水,这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看来,有关的法规,也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完善了。
《专家解密别墅开发三大利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