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地产资料就上地产社区!
当前位置:地产社区地产学堂房产论文历史记忆在建筑

历史记忆在建筑

浏览:6436次 /  时间: 01-04 22:07:48  来源:http://www.dichanshequ.com  房产论文

    《天津条约》签订后,汉口被迫辟为通商口岸。英、俄、法,德、日等国先后在江汉路到刘家祺路、麻阳街之间,中山大道东南侧设立了租界,开办了一批近代金融机关和工厂。旧租界地的建筑大体反映出各国的文化背景和建筑艺术风格,如上海路具有罗马风格的圣约瑟天主教堂、大智门具有法国四堡式建筑风格的火车站、天津路的俄国东正教堂、还有俄国领事馆巡捕房、汉口新市场、海关大楼、英商汇丰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印度礼拜堂等,一大批西方古典建筑。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早期的“摩登”建筑,景明洋行和四明银行等。随着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租界还成片开发了大量石库门联排式里弄住宅。这种住宅一般多为2~3层,设有小天井,是以南方传统庭院建筑形式,来适应武汉炎夏闷热气候特点而采用的。这种具有汉味的里弄住宅呈现出中西合璧之韵,系把中国天井式民居,按西方近代城市用联排方式建设成的。这类住宅层高较高,适应了武汉夏日的气候,且多为2~3层砖木结构并带有一个钢骨水泥的小露台。有的街面是店铺,街后则是石库门的住宅,造成了一种杂揉的形式。由此可见,武汉近代建筑的生成与发展和上海颇有相似之处。

    武汉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造就了其商业的繁荣,又使得商场上的沉浮变换无穷。南来北往的人群川流不息地来到这里,带来了他们的文化或垃圾,然后又匆匆离去。就如着名作家刘醒龙写到:“地理上的武汉处在五湖四海中央,三教九流涡底。天设地造时,就已经命中注定要为东边的太阳、西边的月亮、去北的鸿鹄、往南的鸥雁们充当中间站”。这决定了汉派文化是一种“兼容并蓄、杂揉南北,追新重利的商业文化”。汉派建筑文化也必定会受到其影响。因为没有传统形式的比照,才可以自由发挥,因为没有各种清规戒律,才可能兼容并蓄、杂揉南北。所以,“汉派风格”应该属于一种善于吸纳外来文化而与时俱进的风格,又因为常常“跟风”的结果,而使它带有一些“赶时髦”的弊端。就如武汉的一些时髦女孩,凭借着东、西、南、北的风都要从这里吹过,她们总可以追逐时装的潮流,而从

www.dichanshequ.com 不落伍。武汉的建筑亦有“跟风”之嫌,如“玻璃幕墙”、“不锈钢包柱”、“欧陆风情”等大潮,我们都曾追逐过。一阵“无烟灶台”的风吹来,又一阵窗楣加雨蓬的风吹来,于是各种五颜六色的杂牌产品应运而生;接着是家家户户开墙打洞,把一个个好端端的立面变得面目全非,不堪一顾。这一切都显得如此盲目,风过即逝。“汉派风格”也很有点这样,显得浮躁而不够稳重。

    笔者认为:对所谓“汉派建筑风格”,也同样很难归纳出非常明显的特色,也许还未形成稳定的“汉派建筑风格”的框架与体系,也许已有雏形,尚处在似有似无的混沌状态之中。总之,真正的“汉派建筑风格”要靠一代一代的建筑师们去探索、培育、总结、并逐步自然生成。

    二、寻觅“汉派建筑”特征

    建筑形态的生成是以地域的交通、气候、文化、习俗等为背景的。如果存在“汉派建筑”的话,那必然也是这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记得建国初期,沿河一带尚存有大量一、二层砖木结构的民宅,多以小青瓦或机瓦为屋面。在屋顶上常设有一出入洞口,人们可以从那里爬到由杉木搭建的小露台上。其看似简陋却很适用,炎夏纳凉、冬季晒物、或养花植草、或童儿嬉戏,那确实是一片贴近自然的小天地。笔者以为,这可能就是由市民们创造出来的“汉派建筑”之雏型。在以后一些里弄住宅中,许多都保留有这种露台的形式,不过已改用钢骨水泥建造了。这种露台适应了该地域的气候特点,确是武汉炎夏夜晚纳凉的最佳场所。可以说,露台形式是“汉派建筑”的一个特征。现在,随着城市居民的增长,大量多层单元式住宅出现,私家露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阳台和平屋顶。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平屋顶实际成为公用的露台,它曾经为住户提供很多方便,是他们实际生活的需要。虽然现在空调已大量进入家庭,夏季露天纳凉的意义已渐消失,但从充分开拓城市绿化,为高楼层的住户提供活动休闲空间来看,无疑还是十分符合国情的。从露台的演变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地域的建筑也应与时俱进,从而形成适应于本地域的建筑形态。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在旧城改造中掀起了一股“平改坡”的热潮,武汉亦然。笔者认为:对此必须持慎重态度,绝不能搞“一刀切”。一些低层建筑或无上人要求的建筑,可以做一些坡顶的形式,有利于城市景观多样化。但对大量性的民用住宅,则应以可上人活动的平屋面为主;有条件的尽可能做成种植屋面,既可满足人们休闲活动的需求,又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这适应了武汉地域特点并传承了汉派建筑特征。

    在武汉的建筑中,还曾大量出现过天井和院落的形式。纵览我国传统民间住宅实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云南的一颗印、苏州的二层三合院、河南的毗连式独院、浙江民居等,多为以院落或天井为中心围合的平面形式。四面是封闭的高墙足以防盗,院内则是环境安静舒适的空间。将一片天地留给自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理及“四水归中”的聚财理念。我想这多少与封建时代长期闭关锁国,所造成的国民之封闭心态有关。当然,它也必定能广泛适应于不同的地域才能得以发展和流传。如武汉当时的很多建筑,商铺、会馆、民宅等,均采用过这种平面形式,以至成为汉派建筑的另一个特征。这种形式方便联排建设,可节约用地。利用天井或院落,可通风采光;夏季能防炎日直射,降低暑气;冬季可减少散热,利于保温,故特别适应于武汉的气温特点。一种传统建筑形式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必定有其内在的理由,同时它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以更趋合理。可以说:天井、院落、露台,都曾经是汉派建筑的一种特征,在汉派建筑中延续下来,至今仍在变化和发展之中。

    其实,“汉派建筑”的最大特征就是传承了汉派文化的那种“兼容并蓄”“杂揉南北”的特点。他是实用主义的,不论东西南北,凡适我者均为我所用,并无顾忌。故此,对“汉派建筑”特征的寻觅、提炼、总结、发扬,并形成自己固有的文化内涵与脉络,这是当代武汉建筑师们的职责与任务。

    三、留住“汉宫春”

    五十年代,由崔嵬导演过一部弘扬汉派艺术的记录片“留住汉宫春”,其中由着名汉剧艺术家陈伯华主演的一曲折子戏“二度梅”曾使汉剧艺术享誉全国。对武汉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是同样需要这份热情的。武汉的古迹和历史性建筑本来不多,而历年来因各种原因毁掉和失去的不少。对传统老街和历史性建筑的恢复与保护、改造与利用,不仅表现其物质价值上,更重要是体现在建筑人文价值的延续,及城市文脉的保持与发展之上。

    武汉市有历经400年历史的汉正街、有一批租界地的西式建筑,有老商铺、会馆、行栈、里弄老宅等,这些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记载着城市发展的文脉。随着旧城的改造与更新,城市的发展是必然的,但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不可偏废的。这两者不应是矛盾的对立面,而应该是相得益彰的协调关系。

    在这里应该特别谈到汉正街的改造。改革开放给汉正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日益兴旺曾使汉正街名声大振,至今不衰。来此采购商品的客商,分别来自省内60多个县和邻省250多个县。沿汉正街百余里巷均因此得以繁荣,每年经济效益颇丰。这得益于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这条“汉正街”,以及后人对这一品牌的“充分”开发和“无限”利用。现在的“汉正街”已经膨胀了,到处都争打这一“金字招牌”,搞得真伪难辩。时隔数年,

www.dichanshequ.com 如果我们再去那里逛一逛,也许我们已经无法再找到这条老街。有着400年历史的汉正街历史的印记已被无情抹去,曾经的沧桑亦被淹没在滚滚红尘之中。在这里,柏油路面取代了以前的条石路面,现代商厦取代了从前的旧商号和作坊,高层住宅楼取代了旧时的砖木小宅,新世纪的商业繁荣已使得这里的过去暗淡无光。在汉正街的改造中,映证了我们“追新重利”的秉性。如果不善于保护一个品牌的文化,而总是出于纯功利的目的去“无限”利用它,这无异于竭泽而渔,最后终将会使这一品牌逐渐走向衰亡。就如同武汉的“蔡林记”、“老通城”、“四季美”等老字号一样,他们都曾经风光一时,但现在却风彩不再!

    据说寸土寸金的汉正街要向“小香港”的模式推进,无情的推土机将要把仅存的文脉掩埋……,我的脑海里忽然闪现这样的疑问:“难道不能保留一点老汉正街的历史印记吗?”。试想,如果汉正街的改造不是这么匆忙,不是这么浮躁,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精心策划,去保留一段汉正老街。从集家嘴开始,有三、五百米足矣。在入口处建牌坊,树碑立传,记载汉正街的发展史;恢复条石路面,恢复一批八大行商铺与行栈的古旧风貌;恢复一批老字号,挂出金字招牌;用以重塑商贾云集的老街之原始风情。在这段保留的汉正老街之外,即便以后真正发展成为“小香港”了,这一段老街依然是它的“根”。他代表了“小香港”历史的起点,它会引起人们的遐想与追怀。这样,商贸与旅游并存,一如上海的城皇庙,能带来双重意义上的繁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这不是“复古”而是“重建”,是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重塑老街之神韵。就如重建黄鹤楼一样,主要的意义是重现历史文化。老百姓并不在乎那是“明式”还是“清式”风格,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在这块热土上曾经有过的文化辉煌。“重建”的事一般是在太平盛世才能做到的,只有在太平盛世人们才会不忘记祖宗和历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建筑  历史  房产论文房产论文

《历史记忆在建筑》相关文章>>>

联系本站| 免责声明| 地产学堂| 建筑工程 | 房地产下载| 标准下载| 下载帮助| 网站地图